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崑癡王志萍 5度詮釋《牡丹亭》

中國時報【汪宜儒╱台北報導】

蘭庭崑劇團成軍10年,致力崑曲教學、研究與崑劇推廣、演出,同時從經典劇目中發展出具有當代意義的演出版本,光是一部《牡丹亭》,今年已是第5度詮釋處理,以《移動的牡丹亭》紀念成團10年,這一路上的幕後推手,是愛崑成癡的王志萍。

學唱詩房屋貸款詞 栽進崑曲

橫越兩岸三地發揚崑劇之美的王志萍,今年55歲,她笑說自己從小懷抱少女情懷,喜讀詩詞,更自譜曲調相合應唱,「就是現代人說的文青。」當年,她一心想著拜師「學唱詩詞」,一路就撞上了崑曲。

「北一女的老師跟我說,台大有崑曲社,我想:台大?我應該可以考上。進了台大,才發現社團幾乎停擺,一路找人問,才讓已經畢業的學長姐跟老師又回頭教課,大家都笑我根本自投羅網。」

後來的王志萍,曾主演過1982年白先勇執導的《遊園驚夢》,接著選擇到美國攻讀藝術史,回台後,一度又因為台大崑曲社的沒落而回頭協助,最後卻又遠離,遊走出版、補教界,直到10年前、兒子大了,她又被一股冥冥中註定的力量拉回崑曲界,與朱惠良、蕭本耀合創蘭庭。

改良傳統 當代詮釋

在王志萍眼中,台灣的傳統戲曲觀眾品鑑能力高,但早年的崑劇演出多半承襲傳統或與對岸名師求教,不免有種拾人牙慧之感,「面對傳統,有時我也不免質疑:為什麼要這樣演,好土、好不合理。台灣的製作應當跟上腳步,有自己的當代詮釋。」

以《牡丹亭》而言,其曲折的劇情、華麗的身段、好聽的曲調與性格豐富的角色,在在證明其經典地位,而男女主角做夢、尋夢,為愛癡迷求生又尋死的情節,歷來更是廣受詮釋搬演。

柳夢梅尋愛面貌立體

在《移動的牡丹亭》中,王志萍翻轉過去以千金小姐杜麗娘為主線的視角,透過倒敘又跳接來回的穿針引線手法,要讓經常被平淡、飄渺化的書生柳夢梅為愛尋覓、癡傻的樣貌,型塑得更為立體。

舞台上,一大型卷軸迤邐開展在觀眾眼前,流動的書畫、搖曳的樹影與飄動的雲影交織成一方方詩意,搭配數位影像與裝置元素,《牡丹亭》中的花園場景、長廊,女主角的內室也將活現躍然,加以知名崑生溫宇航的精湛詮釋,將一新柳夢梅的形象。

《移動的牡丹亭》將於8月14、15日在台北水源劇場演出。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崑癡王志萍-5度詮釋-牡丹亭-215008026.html


A5315792AAFFE1CB
arrow
arrow

    y00ik4eq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